新加坡为应对水资源缺乏现状 全面推行智能水表



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宣布,将从2021年初开始,为新建造的以及现有的住家和工商单位安装30万台智能水表,并预计在2023年底之前,完成首批智能水表的安装工作。 
 
 
  新加坡是一个岛国,淡水资源极其匮乏,地下水资源不足。尽管年降雨量高达2350毫米,但由于国土面积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,热带岛国新加坡依然严重缺水,人均水资源只有211立方米,居世界倒数第二。
 
  新加坡400万居民的日常用水,一半是依靠收集储存的雨水,另一半则是根据新马供水协议,长期向马来西亚买水。
 
  在这种情况之下,保护和利用水资源自然成为举国之重。所以新加坡一直以来都在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,发展新生水等等。
 
  据悉,目前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正在研究率先使用智能水表的地点,智能水表将取代现有用户单位使用的传统水表。
 
  第一阶段智能水表计划实行后,公用局将先评估效果,加强技术能力,再在全岛其他地点全面落实这一计划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用户无需为智能水表和安装工作支付任何费用!
 
 
  新加坡居民林文烈一家四口住在裕廊东五房式组屋,去年参与了智能水表试验计划后,每天都不忘通过手机应用查看用水量。
 
  以前的话,全岛住家和非住家单位,目前装有约160万台水表。水表数据每两个月由工作人员上门读取一次,用户每个月会收到账单,公用局则每隔一个月对用户用水量进行估算。但用户单位安装了智能水表系统后,用水量可每天自动读取多次,相关数据也会当日传送回公用局。这将进一步协助当局及早发现水供网络,以及用户单位的漏水情况。
 
  除此之外,智能水表系统用户还能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站,自行查询每日用水量,以及在用水量高,或出现漏水迹象时,及时收到通知,尽早解决问题。
 
  公用局发表文告指出,大规模地推行智能水表计划,是该局迈向未来智能公用事业(smartutility)的重要方向之一。公用局将以此鼓励国人,为达到省水目标改变用水行为,同时优化水需求管理,以及提升工作效率。公用局将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,探讨如何借助已有的用水数据,更好地改善公共服务。